哈萨克斯坦里海大学校长亚·卓力达斯别克一行到果树所考察并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5-07-02 14:21:31
作者:王欣悦 刘 硕

为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所倡导的共同发展理念,深化中哈两国在果树领域的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6月24日至27日,哈萨克斯坦里海大学校长亚·卓力达斯别克及尤利娅·加尔科娃高级讲师一行到果树所考察。果树所所长刘硕、副所长里程辉及相关科研人员接待了来访嘉宾。

聚焦技术与产业,同绘协作远景

在座谈会上,双方学者围绕抗寒果树品种选育、栽培种植技术提升以及降本增效策略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探讨。首先,刘硕全面介绍了果树所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科研方向等方面情况。通过展示抗寒苹果、耐储葡萄等典型科研成果,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智能水肥管理系统等前沿技术研发进展,全方位展现了果树所的综合科研实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为双方进一步合作提供了翔实的参考信息。

亚·卓力达斯别克详细阐述了哈萨克斯坦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等自然条件,以及该国果树生产的基本情况,包括主要栽培品种、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等。同时,分享了在果树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需求与实践经验,为中国专家未来赴当地考察及开展合作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双方还就两国果树及其相关产业的总体状况进行了交流,深入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互补合作的可能性。

深入科研一线,感受创新实力

在果树所专家的陪同下,来访专家先后深入果树所试验区、加工车间和所外产业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在试验区,来访专家详细了解了果树所自主选育的抗寒、抗旱、优质果树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表现等情况,对部分品种表现出的优异适应性和经济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加工车间,工作人员展示了清洗、分拣、烘干、包装等果品加工全过程,以及自主研发的果品加工设备和工艺。哈方专家对果树所在果品加工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就加工技术优化、产品质量控制等问题与我方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所外产业基地,双方围绕产业发展趋势与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探讨。加工所专家介绍了基地规划布局、种植模式、产销对接等方面情况,分享了通过“科研机构+企业+农户”模式推动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来访专家表示,希望借鉴我方在产业基地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促进哈萨克斯坦果树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签署合作备忘录 开启协同创新新篇章

为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果树领域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哈“一带一路”果树栽培技术及成果转化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内容,双方将在学术交流活动、多边交流机制建设、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

接待此次考察并签署合作备忘录,是果树所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为中哈两国在果树领域的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两国果树产业发展,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农业合作与交流提供示范和借鉴。



图片1.jpg


图片2.jpg


图片3.jpg


图片4.jpg


图片5.jpg


图片6.jpg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