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我所在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办了“建所11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会之四暨光合研究系列报告二”。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许大全研究员、宋青峰副研究员、曲明南副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子山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许文平副研究员来所进行学术交流。副院长袁兴福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果树所所长刘威生主持。我所7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会议。以我所为主会场,院本部及部分院外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远程视频观看了此次报告。
许大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植物光合研究著名专家,《大辞海》分科主编,出版专著2部。本次报告题目为“光合作用机制、改善与测定”,报告介绍了光合机构不同的结构层次、光合作用过程的原初反应、同化力形成、光合碳同化途径等光合作用的机制,探讨了从改善群体结构到提高CO2受体分子再生能力及改善植物叶片和群体光合作用靶标等10个改善光合效率的可能的路线,并就如何围绕一个明确的科学问题设计实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方法、测定注意事项、与其它植物生理生化学测定结果的有机验证等做了详细解答。
张子山,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从事光合作用与分子调控和植物逆境生理等研究。发表SCI论文15篇,累计影响因子64.5。本次报告题目为“光合作用研究技术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论与实践”,报告从为何要研究光合作用、什么是光合作用、如何研究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研究的主要工具做了汇报,随后通过具体事例详述了光合仪、氧电极、叶绿素荧光仪3种光合测定仪器的优缺点、测定参数的意义及如何利用测定的数据寻找意料之外的结果从而得出论文的新观点和新的切入点。
宋青峰,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围绕植物冠层光合作用开展了模型构建、算法开发以及实验测量系统设计与开发等研究,构建了从理论计算到实验测量的研究体系,发现降低光系统的捕光天线大小能提高冠层光合作用和氮素利用效率。本次报告题目为“冠层光合模型和表型测量设施的开发及指导作物育种”,报告主要从冠层光合模型研究背景、冠层三维模型的类型与构建、表形测量设施的开发、模型应用与预测、冠层光合测量系统设计与原理、如何应用这一模型和相关理论指导作物育种进行了汇报。
曲明南,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植物光合效率功能基因挖掘与系统生物学对基因网络模块化解析。参编专著2部。
Photosynthetica和植物生理学报期刊评审专家。本次报告曲明南副教授以植物低光光合效率的自然变异以及相关基因为中心,提出了低光条件影响植物光合效率和经济产量的科学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作了题为“植物低光光合效率自然变异与基因挖掘”的报告。研究通过利用全球217份水稻种质资源,调查了低光下的稳态光合效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证明了一个新型水稻SDG基因可通过修饰Rubisco光合酶赖氨酸128位置的甲基化来调控低光光合效率。
许文平,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研究员,博士。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成员、上海交通大学浦东教授工作室常务教授。研究方向为果实品质生物学。本次报告题目为“果树根域限制栽培技术”,报告主要以葡萄为实例,介绍了根域限制栽培模式的类型、原理、特点、营养元素吸收规律、肥水管理技术及在葡萄、柑橘、苹果上的应用效果。
几位专家的报告内容丰富,实用性很强。与会科技人员纷纷提出自己学术上的疑问并同专家探讨、交流,进而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本次学术会议既开阔了参会科技人员的科学视野,拓宽了研究人员的研究思路,又解决了实际问题,使得参会人员收获颇丰。